第262章 此乃真龙隐现(今日爆更2w)(1/2)
第262章 此乃真龙隐现(今日爆更2w)
古人对于这种卦象。
尤其是如此令人震惊的卦象,第一个就表示不相信。
可轮到他们自己去算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会相信。
尤其是在算命这方面,利于我的那我得相信。
若是不利于我的必定是有人克我。
干掉克我的人,那我的运气就好起来了。
况且大宋盛行道教,先有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陈抟。
陈抟那也是个过目不忘的主,在后唐考科举落第,从此开始清修。
周世宗柴荣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留陈抟在皇宫住了一个月。
民间传言他曾预言赵匡胤是皇帝命,但是赵匡胤对他无感。
唯有赵匡义继承了周世宗柴荣的小喜好,对陈抟极为看重。
再加上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对“天无二日”的中国中心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导致宋真宗为此闷闷不乐。
不少臣子建议积蓄力量兵取幽蓟,洗涤这个耻辱,但是被宋真宗拒绝了,在这方面上,他还不如自家老爹赵匡义呢。
然后王钦若建议不如搞封禅。
自此宋真宗开展了借助祥瑞、封祀道教,昭示天命在宋,粉饰太平的天书运动。
十几年的时间,对于道教的扶持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故而算卦的摊子也是不少。
这些人也都能混口饭吃。
赵祯自幼跟在他爹身边,其实对于这种事,内心深处是不怎么相信的。
因为无论是他爹还是他母后,都与他说过这种事情背后的意义。
特别是刘娥临朝摄政,下令把“天书”随同宋真宗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宫观营造之前,也是好一通教育赵祯。
但是赵祯又听闻一件事,便是当年自己母后从蜀地泛舟而下,船过真州,遇到了一位高僧。
高僧见她模样,又听到了她的歌声,算了算,觉得她日后必然贵不可言,遂拿出自己的不多的钱财资助她入京。
待到刘娥做了皇后,高僧还在。
她便捐出百万私房钱,命令淮南、两浙、江南三路转运使给高僧重新修庙宇。
新寺庙极为壮观,冠绝南北。
有如此案例,故而赵祯对于一些人的“眼光”还是愿意去相信的。
故而此时赵祯当真是在观察除了宋煊之外的那几个人。
年轻。
都非常年轻!
因为依照目前十二哥展现出来的本事,赵祯觉得他今后位居宰相。
不成问题。
他就是有些好奇,其余几个跟着十二哥在一起的游玩之人,如何也能成为宰相
今日得知省试结果头名是十二哥儿极为激动,又忙着看他的策论,其余通过的举子名单,自己并没有去看。
如今赵祯也不认识这几个人。
就算知道名字,那跟面容也是对不上的。
“吹牛。”
“又来骗钱。”
“小衙内勿要被他三言两语给骗到了,不如去找大相国寺的高僧瞧一瞧,更为准确。”
一旁的闲汉挺身而出,想要赚些跑路费。
听着周遭的议论声,那算卦的丝毫不慌,他就稳稳的坐在摊子上。
宋煊其实对这种事也是不相信的。
但是他瞧了瞧身边的韩琦、文彦博、欧阳修,以及张源。
前三个人他是知道的,当真是出任过大宋宰相。
至于张源,最著名的宰相,那还是西夏宰相张元。
宋煊一时间也分不清楚他是不是那个因为殿试落榜而气愤,投奔西夏李元昊的张元!
毕竟副宰相,那也是宰相。
在大宋多了去了。
同名同姓的人也有不少。
宋煊身边的王珪,他开始还以是那个大宋有名的三旨宰相王珪呢。
如此场景。
宋煊甚至觉得都能堪比韩琦四相簪的巧合。
眼前这个算卦之人,他就是想要骗点钱,提供些情绪价值
宋煊也摸不准了。
“哈哈哈。”韩琦忍不住发笑道:“你说的越来越离谱了。”
“是啊。”
张源虽然心中惊喜,但是一想到自己连省试都无法通过,悠悠的摇头:
“今年的省试我都无法通过,若是不能中进士,当什么宰相”
算卦的却是不紧不慢的道:
“这次没有通过省试,不代表公子下次还无法通过啊!”
张源精神一振。
直娘贼,这个算命的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我还真不好反驳。
难不成我张源今后真能有当宰相的命途
文彦博心思深,遗传于他爹心思细腻。
如今正在三思开拆磨勘司处理财务收支的工作。
这是如今大宋的最高财务部门。
文彦博一直都没有言语,只是在观察除了宋煊之外的其余三人。
若是真的如同这个算卦所说的那般。
那我们五个加一起岂不是很强
将来在朝堂之上,也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团体”!
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事,文彦博自幼便是知晓的。
况且文彦博内心更加清晰,大家读的是圣贤书,可是今后为官,却是做不出圣贤事。
文臣武将身上穿的事锦衣绣袍,可是背地里却是密密麻麻的蛛丝网。
文彦博再次瞥了一眼脸上没什么神情的宋煊,大家一不是皇亲贵胄,二不是世袭贵胄。
大家若是真的如同这个算卦所言一般,顺利金榜题名,成为同榜进士。
今后在官场上守望相助,兴许真的能过官至宰相。
文彦博不相信宋煊没有想到这一点!
“哈哈哈。”欧阳修忍不住抱着肚子大笑起来:
“好你个江湖骗子,若是我们给了你钱,你定会跑路。”
“这位公子看起来像是自幼失怙,也不必在意,今后定然会有大富贵的。”
算卦之言像是一双手直接掐住了还在大笑,说他是个江湖骗子的欧阳修。
这下子连宋煊都有些目瞪口呆。
艹!
此人就算没有算命的真本事,但是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极强的。
因为有些细节,宋煊自己个都不清楚身边这几个人如何。
欧阳修觉得自己能当上宰相这件事毫无根据。
因为不出意外他此番省试都没有通过,他连解元都考不上。
要是他说宋煊能当宰相,还是有着一定的可信度的。
但是欧阳修当真是幼年丧父,这件事都能让他算出来,着实是让欧阳修惊骇不已。
东京城百万人口。
难不成真的有“铁口直断”的能耐人
欧阳修的神情,更是让算卦之人自信,他也没有追着问,而是继续阐明:
“况且老道我已经在大相国寺摆了三年摊子,你们五位中有两位说今年省试已经落榜。”
“若是谁觉得自己下次也没有通过,尽管来此处寻我,要回卦金。”
“若是通过了省试,只需请我吃顿便饭即可。”
张源与欧阳修对视了一眼,倒是也没有再反驳。
宋煊笑了两声:
“好啊,听起来倒是个有本事之人。”
“韩琦,给他卦钱吧。”
宋煊袖子里只有金叶子。
若是当众给出去,这个算卦怕是活不过今天了!
东京城每天死上许多人,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谁知道你是怎么死的
算卦之人瞧着宋煊道:“这位公子就不想算一算吗”
“不算!”
宋煊哼笑一声:“我对这种不感兴趣,也不想掀了你糊口的饭碗,你所说的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最早的也得三年之后。”
“哈哈哈。”
算卦的瞧着宋煊装模作样的掐着手指头:
“公子的卦,兴许明日就能验证呢”
明日省试放榜。
整个东京城的人,怕是都要关注的。
宋煊随即摆摆手:“我这个人不信命的。”
“嗯”
算卦之人很是奇怪。
毕竟这个放眼整个天下,也就是他们靠这个本事糊口的人才不相信这些。
而且他相信纵然是大相国寺的高僧,也绝不会信这种事。
故而对眼前这个形象突出的举子的言论十分惊诧。
“公子何意”
“我听人言,若命运不公,便和它斗到底。”
宋煊负手而立:“至于当不当宰相,我不是很在乎。”
算卦之人站起身来,冲着宋煊行礼。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信了此宋煊方才说的话。
宋煊不算卦是为了保住自己吃饭的摊位。
没必要因为较真就让人断了生计。
况且当众说些言不由衷的话,都是基本功。
算卦的觉得自己遇到“同行”了。
韩琦倒是也没废话。
他也看出来欧阳修当真被他说中了心思,见宋煊不想再问些什么,痛快点给了卦金走了。
“多谢五位客官。”
算卦之人收好卦金,笑嘻嘻的抱拳道:
“诸位相公前途无量,但行好事吧。”
宋煊、韩琦、欧阳修、张源、文彦博倒是没有过多停留,而是离开了此地。
热闹散去。
可是议论却没有消散。
倒是让东京城里又多了一个传言。
今日一口气路过五位宰相
他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赵祯倒是不着急跟上去与宋煊相认,他饶有兴趣的走向一旁的卦摊。
“这位客官,也是来算卦的”
赵祯觉得极为奇怪:
“我有一问,宰相之位岂可轻断”
算卦之人摸着胡须干笑了两声,借机先是打量来眼前之人。
再瞧了瞧陪侍之人,扫了一眼拥挤的街边人群,看向自己这里的人。
他收回眼光,脸上一脸严肃的道:
“若是读书人个个都不想去当宰相,只想考中进士,当个官就吃喝玩乐,大宋还能继续强盛下去吗”
赵祯到底是年轻,闻言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他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况且官员立下功勋,做出政绩,不是赏钱就是升迁。
最终做到宰相的那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只是一下子就从他面前走过五个宰相,着实宋让赵祯心中依旧不敢相信。
这也忒巧合了。
“客官可是要算卦”他摸着胡须笑了笑:“今日正好再算一卦就收摊回家歇着了。”
“算一算吧。”
赵祯觉得闲来无事,既然遇到了,那就算一算。
“不知客官想要算什么”
“就算一算。”赵祯想了想:“十二吧。”
“十二”
算卦之人拿出笔墨在竹简上写了这两个字,展示给赵祯:“可是如此”
“便是如此。”
赵祯笑了笑:“既然先生通晓天际,就给我测一测这二字何解”
算卦凝视许久,随即忍不住拍巴掌笑道:
“我说今日我这双浊眼,如何能过见到如此多的紫气祥光。”
“平日里难以窥探此等天际盛景。”
赵祯面露不解之色,又听算卦之人长吁短叹:
“奇哉,怪哉,贫道学习算卦三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星聚之象,今日若非贵人途经此地,引动天星垂着,恐怕贫道终生难遇此等卦兆。”
“还望先生解惑。”
赵祯听了一大堆,还是一知半解。
“好叫客官知晓,今日这卦,其实不是贫道算出来的,而是有人命格太盛,逼得天地之间不得不显像,贫道不过是借了东风,窥探一角罢了。”
讲到这里,赵祯听懂了。
他是在说朕命格太盛,所以照的朕的宰辅都提前现了身
此人这都能看得出来,看样子当真是有几分本事的。
赵祯在心中暗暗揣摩。
算命的瞧赵祯陷入了思索,又开口道:“我们在看这两个字。”
赵祯急忙往前探头。
“十者,天地之级数,乾卦悦九五至尊,而十乃是过九之数,暗合天外有天。”
“二者,地数之始,《周易》云,天一地二,二者合土,土在中央,承载万物。”
“二字相迭,十悬于二上,恰似王字无头。”
相士的话听的赵祯额头血管一跳一跳的。
十二哥难不成是皇室流传在外的血脉
自家父皇那也是去过南京城巡游的,毕竟那里是太祖皇帝的发家之地。
再加上自家父皇年纪轻轻就沉溺于酒色。
就在赵祯疑惑时,又听到:
“然无头之王,乃是真龙隐现!”
“啊”赵祯眉头微挑:“何为真龙隐现”
“好叫客官知晓,便是方才真龙隐现,让贫道借了东风,窥见了方才那么一点天机。”
赵祯轻微颔首,他全都明白了。
原来是自己突然兴起想要出宫溜达,恰巧到了此地,引动天地动象,如此才让他瞧出来那五个人都是有宰辅的官运。
赵祯稍微思考了一会:“先生既然看出王字无头,可知王字添头是何意”
“添头为玉。”算卦的又在竹简上写玉字:“玉者,国之重器也。”
“原来如此。”赵祯再次颔首:“那这十二是吉是凶”
“当然是吉啊!”算卦之人缕须笑道:“十全十美,二仪并立,此乃天下大治之象!”
赵祯再次点头,他知道宋煊是有本事的,大治之象,当真不错。
然后他话锋一转:“只是。”
“只是什么”赵祯追问道。
算卦之人从袖中摸出一枚天圣铜钱压在竹简上:
“客官自看。”
钱
赵祯觉得宋煊不缺钱,也用不着拿钱去笼络他。
自己也不缺钱,拿钱做甚
“这是何意”
算卦之人却是笑道:
“贫道今日已然泄露太多天机,天下哪有那么多明明白白之事,客官只需自己参悟就是。”
赵祯不再理他。
一枚天圣铜钱压在十二上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祯一时间没有参悟到,只是示意贴身宦官张茂则付钱。
算卦之人接过钱笑了笑:“那贫道就再送客官一句话。”
“什么话”
“持满戒盈,方得始终!”
赵祯颔首,还是没有参悟明白,但是也顺从的离开此地。
因为算卦的要收摊了。
待到算卦之人瞧着他们走了之后,这才敢跺了跺早就发麻的双腿。
一刻都不敢再停留。
他连忙收拾好自己的摊子走了。
两把大遮阳伞。
宋煊等五人坐在遮阳伞下,旁边还挂着一个广告牌。
牌子上写香饮子。
这是大宋东京城的奶茶网红店。
饮子原意是指不规定时间、剂量饮服的中药汤剂。
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用果品、香料、药材等熬制而成的草药茶饮。
至唐宋时期,发展成一种国民流行饮品。
清明上河图上,许多处都是卖饮子的摊位。
宋仁宗还真的组织过御厨、御医对各种口味和功效的饮子,进行品评、排名。
他最喜欢的口味便是紫苏饮子。
“紫苏饮子”的做法十分简单。
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修香收起。
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
服之,能宽胸导滞。
宋仁宗自幼便有患有风痰。
刘娥对赵祯管束极为严厉,动辄就以礼法约束,而杨淑妃对赵祯恩勤备至。
赵祯经常被风痰之争困绕,刘娥下令不许给小皇帝虾蟹等海鲜吃,但是赵祯就是叛逆,要吃这些食物。
杨淑妃私下弄来给赵祯吃,故而赵祯因此亲近杨淑妃,有些怨恨母后刘娥。
此时宋煊等人一人手上便有一杯紫苏饮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