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留发易服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留发易服(1/2)

目录

未来辽东及东北行省总督的人选朱慎锥也早就有了决定,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的陕甘总督,此次辽东大战的副帅孙传庭。

在朱慎锥看来孙传庭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人不仅文武双全,对于朝廷同样忠心耿耿。此外,孙传庭有丰富的治军、治民的经验,无论是他当初领兵扫清流寇,还是后来担任陕甘总督时在西北的政绩,足以能担负此重任。

之前之所以把孙传庭调回京师,让他担任王晋武的副手,除了确保辽东战场的计划顺利实施之外,朱慎锥就已决定等战后把这块地盘交给孙传庭来负责了。

以孙传庭的能力,有他在辽东坐镇绝对没有问题。此外,朱慎锥还会任命李信为辽东巡抚兼布政使,并把蓟州总兵高杰调任辽东,放在孙传庭的手下。

李信这些年在山东施政功劳不小,按理说以他的政绩足以升官了。但眼下辽东正是用人之时,只能委屈一下李信,先把他调任辽东,等辽东日后平稳下来后再调回京师重用。

既然只是平调,不过朱慎锥也不会委屈了李信,他的品级会进一步,虽只是辽东巡抚兼布政使,可品级却比普通布政使更高一级,仅次于身为总督的孙传庭罢了。

李信离开山东后,山东布政使司将由卢象升接替其职,至于辽军各部朱慎锥暂时不动。

毕竟辽东刚刚平定,后续收尾的工作还有许多,尤其是辽东的建奴虽歼灭,可俘虏的八旗包括普通女真人却是不少,如在辽东没有强大的军力压制,谁都无法保证这些人是否会在某些时候突然反叛,辽东再起战火。

把这些辽军暂时留下来,一方面是压制辽东,另一方面也是安抚辽东的这些将门。哪怕朱慎锥心中有意把辽东将门拆散,逐步调离辽东,消除这些将门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但现在还远不是时机。

等日后辽东的问题逐步解决,慢慢再向辽东将门各部下手也不迟。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等到那时候辽东的将门就会彻底解决,整个辽东无论军政大权全会收归朝廷所有。

至于俘虏的八旗和其他女真人就不同了,接下来朝廷会把这些人逐步迁移出辽东,全部打散安置在大明各处。不仅是这样,朱慎锥还决定让这些女真人全部改汉姓汉名,彻底弃用原来的满人姓名,而且在改名换姓的同时,绝对不允许这些人用原来的满姓为基础更改汉姓,比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姓,佟佳氏变为佟姓,瓜尔佳氏为关姓等等,这样的改姓换名从本质上依旧保留了女真人的特征,只要一对应就能明白之前的老姓是什么,这在朱慎锥看来根本换汤不换药。

要改就要改的彻底,要不然根本就没作用。朱慎锥准备从百家姓中随机挑姓,然后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对方最终用哪个姓氏。而且进行改姓换名的时候必须是同把对方迁离辽东,打散重新安置时再进行,到时候这些人分头安置到其他地方其他人都不会知晓。这样一来除了同一地安置的人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别人究竟改了什么姓用了什么名,之前的满洲老姓又是什么,已无从得知。

除改姓换名,还要留发易服,建奴的习俗不能再采用,这些人会换上明人的服饰,脑袋上的金钱鼠尾也必须割掉后蓄发,说话也不能使用满语,要用大明的官话。此外,朱慎锥为了避免这些政策推行的阻力,还决定颁布一条“留辫不留头”的命令,但凡有人抗拒朝廷的政策,朱慎锥手中的刀子可是很锋利的,砍几颗脑袋对他来说轻而易举,而且这个措施对本就对建奴有着深仇大恨的明军而言更是乐于抢着去做的美差。

消灭一个民族,不仅仅只是杀人这么简单,如果只是杀人那么建奴早就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上了。要知道大明成化年间,成化帝就多次对辽东建奴下手,颁布了成化犁庭的残酷政策,使得辽东的女真人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就算这样,女真人依旧生存了下来,缓过来后在万历年最终酿成大祸。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采用这样的手段,在文化基础上对这个民族进行灭绝。

而且现在辽东的女真人数量可不少,足足有百万之众,这么多人仅靠杀是杀不完的,何况杀人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旦朱慎锥采用屠杀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大明都没什么好处,上天有好生之德,朱慎锥可不想日后在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是“杀人狂”的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