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离去(2/2)
“怎么回事?老夫不是说了,这几日府中不得喧哗?”孙承宗不悦,扭头就朝着门口喝了一声。
平日里,但凡孙承宗在书房里出声喊话,书房外都立即有人回答,不是自己的小儿子孙镐就是孙镐安排的仆人。
可今天奇怪了,孙承宗的话音落后,外面却没人回答他的问题,这让孙承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站起身来,孙承宗大步走到门口,推开了关着的房门。放眼望去,平日守候在门口的孙镐和仆人居然不在,孙承宗心中不由得隐隐有了些怒气。而这时候,外面的喧哗一阵阵传来,听方向隐隐是从前院来的,因为离着远,孙承宗又年老耳朵不好使,一时间也没听清楚为何事喧哗。
正当孙承宗要继续喊人,找人来问的时候,就见着自己的儿子孙镐跌跌撞撞地从前院跑了过来,由于跑的太急,这小子在进后院的时候不小心还绊了一下,差一点摔了个跟头,半跪着左手连忙在地上一撑,摇晃着身子站了起来,继续朝着孙承宗这边奔跑过来。
见到这一幕,孙承宗气坏了,他平日对子女的家教严厉的很,堂堂他孙承宗的儿子读书没本事也就算了,怎么性子也变得如此浮躁起来?这样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正当孙承宗要训斥孙镐的时候,只见孙镐边跑边手舞足蹈喊道:“大捷!大捷!哈哈哈!辽东大捷!父亲!父亲!辽东大捷啊!建奴完了!建奴完了!”
孙承宗顿时一愣,已经到嘴边的训斥生生咽了回去,他瞪着眼望向孙镐,急忙追问:“你说什么?什么大捷?什么辽东大捷?”
虽然孙承宗心中已有预料,也听清楚了孙镐喊的那几句话,可他依旧不敢相信这些是真的。在他看来,从昨日传回的消息,明军在盛京的确占了巨大优势,打破盛京只是时间问题,但以孙承宗判断,真要拿下盛京明军还需费些力气,现在盛京八旗还有驻守的能力,真正的胜负远没到最终时候,就算再快,至少也要打近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行。
可现在孙镐却说辽东大捷,建奴已经完了,这怎么可能?难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兵是白带了?在辽东的这么多仗也白打了?这建奴什么时候这么不中用了?成了纸糊的了?
“父亲,是真的!是真的!”孙镐三步并成两步跑到孙承宗面前,兴奋无比道:“八百里加急已到了京师,刚才总参议府也送来了辽东军报,我大明在辽东大获全胜,已拿下了沈阳!建奴八旗主力在沈阳被歼,建奴勋贵、大臣俘虏无数,王阁老已领军进了沈阳了!”
“啊!”孙承宗惊喜万分,整个人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他急切问:“军报呢?军报在哪里?”
“在孩儿这,孩儿为您……。”还没等孙镐说要为孙承宗读军报呢,孙承宗伸手就把军报给抢了过来。
打开军报,孙承宗眯起眼细看上面内容,这份军报内容很是详细,完全就是王晋武发给皇帝的军报的撰抄本。孙承宗先是一目三行扫了军报一眼,随后就逐字细看起来。
军报中详细写明了王晋武是采取什么战术爆破成功,打开缺口,然后挥师攻进盛京,并且赢得这场战争的。
随着里面的内容被孙承宗看明白,并同之前的战局对应后,孙承宗这才搞清楚为何王晋武会如此迅速地拿下盛京获得大胜。
这种战术,简直是天马行空,更从来没有人用过。可偏偏王晋武用了,而且还起到了如此好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不过这都是旁者,关键在于辽东的大胜,虽然现在建奴的太后、皇帝和多尔衮跑了,但除去他们之外建奴的八旗主力和勋贵在此战却被一网打尽,而且明军还在追击多尔衮,同时寻找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的下落,就算他们能逃走估计也用不了多久被寻找出来。
而且此战之后,辽东大局已定,建奴可以说已彻底解决了,哪怕多尔衮等人还没抓到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可以说,困扰大明三十年之久的辽东问题从此解决,大明辽东收复,已没了后顾之忧。
“好!好!好!”孙承宗笑逐颜开,连道了三个好字,更是仰天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是如此畅快淋漓,建奴一直都是他的心病,如今建奴被灭,他再无遗憾,如何能不笑呢?
一旁,孙镐见孙承宗笑的这么开心也是高兴无比,他太了解自己这个父亲的心结了。现在终于看到了结果,放下心后自然是要高兴的。可很快孙镐觉得不对劲,因为孙承宗大笑了几声后就停住了笑声,可他脸上的表情却依旧满是笑容,站在那边一动不动。
“父亲?父亲?”孙镐心中隐隐觉得不妙,连忙上前询问,可孙承宗却没丝毫反应,依旧笑容凝结在脸上。见此,孙镐连忙握住孙承宗的手,触手间却感受不到他的脉搏,再探手一试,发现孙承宗已没了呼吸。
瞬间,孙镐泪如雨下,抱着孙承宗的遗体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