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泼刀行 > 第660章 金燕门的示好

第660章 金燕门的示好(2/2)

目录

“乾坤书院!”

赵婉芳直接了当开口道:“如今神州的局势,是烈火烹油。”

“西南之战刚结束,朝廷要封赏,文官不想武将的力量扩充太快,整日在朝堂上吵来吵去……”

“北疆出了贪腐大案,且有官员被弥勒教拉下水,朝廷派了两任钦差都被暗杀……”

“南方沿海,自开海之后商路繁茂,但倭寇也日渐增多,还有那些红毛鬼,听说他们的皇帝竟下了旨,允许劫掠他国商船,如今海上已乱成一团…”

“更别说你们发现的九鼎之事,已引得玄门震荡。”

“但即便诸事嘈杂,即将成立的乾坤书院,也吸引了朝堂上下视线。”

看着侃侃而谈的赵婉芳,李衍心中一阵感叹。

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当初那个昏头昏脑,只想着报仇的魁,经过这短短两年历练,无论谈吐眼界,都已是另外个层次,简直像换了个人。

看来京城那边果然是龙蛇汇聚。

虽心中感慨,但李衍依旧面色不变,喝了口茶,淡淡开口道:

“不过是个书院而已,如何引得这么多人关注”

“这个书院可不简单!”

赵婉芳开口道:“当今皇上刚提出时,朝堂之上重视的人不多,但直到书院快成立时,很多人才发现不对。”

“书院内的官职,与国子监同一品级,都尉司派出不少人马,走遍神州,到处邀请那些匠人宗师,术数大师,拨下的银两数目惊人,甚至还专门扩充羽林军镇守…”

“有人碰了书院下拨的银子,皇上勃然大怒,抄家发配,派了宗师霍胤亲自前去坐镇……”

“事到如今,皇上已不再隐瞒,只要出了功绩,将来说不定还会为乾坤书院杂学,单独开科举,十几名大儒联名上奏,但皇上避而不见…”

“哦,闹得这么大”

李衍听闻,也有些诧异。

他当然知道这种书院的潜力,但没想到朝廷也如此重视,甚至宁愿得罪儒门。

要按那些书生的话说,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这皇帝……

不会也跟他一样吧

就在这时,赵婉芳又开口低声道:“此事隐秘,但想买情报的人太多,所以门中也费了大力气打听,才知道原因。”

“朝廷开海,皇家也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团队,因为不想惹来朝野闲话,所以扮做商团去海上贸易,收获颇丰,听说还发现了规模不小的金银矿。”

“但这只商团遭遇了红毛番,差点被一锅端。”

“他们火器威力十分惊人,甚至也弄出了新式火药,不过配方有些差异,询问那些番商,才知道海上诸强国,都在迅猛发展。”

“他们都有类似书院,比如新式火药配方,就是从一个叫‘老牛渡书院’的地方流出……”

老牛渡书院

李衍一愣,不是叫牛津吧。

赵婉芳自然不知他所想,感叹道:“咱们这位陛下,一心只想建立不世功勋,若只着力神州,估计还能安稳点,但如今开海,与海上诸国争雄,又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而且,西南之战中,新式火药的威力都被人看在眼里,即便有那些大儒反对,又哪能挡得住朝堂各方力量。”

“乾坤书院,必然是将来朝堂争斗的重点!”

原来如此……

李衍微微摇头,“你们金燕门认识的人不少吧我只是一介武夫,不找那些个大人物,找我又有何干”

赵婉芳眨了眨眼,“别忘了我金燕门是做什么的。”

“外人不知晓,但我们却很清楚,工部的田丰大人,这两个月数次被陛下招入宫中,一谈最少三个时辰,他是墨门长老,很可能会担任书院监正…”

“还有你那位好友严九龄,金銮殿上得了状元,又直接进入书院历练,与开海派诸多大员相交莫逆,将来必受重用…”

“行了行了。”

李衍摆了摆手,“你们倒是打听得清楚,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赵婉芳嫣然一笑,“莫要担忧,门中那些长老让我见你,只是想提前示好,等你到了京城,自然有人相邀,金燕门负责牵线,去与不去,愿不愿意接触一些人,全看你的意愿。”

“而且,以十二元辰如今的名头,我们帮忙引荐,就已是金燕门之幸。”

“好说!”

李衍听罢恍然大悟,二话不说,夹起了一块羊肉,直接放入嘴中,“皮酥肉嫩,香而不腻,不愧是‘菜将军’手笔,你也吃啊。”

他放开筷子吃饭,就代表答应了此事。

正如赵婉芳所言,以十二元辰如今的身价,普通人确实雇不起。

一些隐秘的委托,也不好直接上门。

有金燕门在中间撮合,确实更合适。

而且金燕门遍布神州的情报,他也很看中。

见他答应,赵婉芳也松了口气,随即满脸微笑伺候着喝酒,一边叙旧,一边聊着京城那边的局势。

李衍也是很认真的听,不时发问,免得到了京城两眼一抹黑。

一顿酒宴,整整吃了两个时辰。

“婉芳跟我一起走吗”

“临清这边还有这些事,公子先行一步,待我回了京城再见。”

“也好,世事多舛,保重!”

“保重!”

李衍也没多问,直接告辞离开。

赵婉芳来临清城,见他估计只是顺道。

但至于对方要做什么,已无需多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当赵婉芳代表金燕门与他接触的时候,那个曾经茫然求死的魁就已消失不见。

话说的再热情,彼此也多了些防备。

出了酒肆,已是天色大黑,街上一些店铺也已关门。

“李少侠,在下给您带路。”

漕帮派了名弟子,一直等候在外。

“好,多谢。”

李衍微笑点头,又扭头看了客栈一眼,阔步走入夜色之中。

而在二楼,赵婉芳隔着门缝,看着他的身影消失,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听到身后脚步声,眼神已变得温和而坚定。

“刘叔,把所有暗线的情报送来。”

“临清城已成火药桶,有人要借着马太监发作,有人要保住皇家脸面,也有人想浑水摸鱼,无论是谁在搅浑水,我们必须第一个知道!”

“是,赵姑娘!”

……

正如李衍所猜测,赵婉芳带着任务前来。

临清城作为天下第一钞关,利益纠葛,诸多势力驳杂,麻烦事从来不少。

马太监作为深受皇帝信任的税监,所以说以前硬顶着骂名,给国库弄了不少银子,让朝廷缓了口气,但也没少捞钱,早已弄得天怒人怨。

一场抗税暴乱,早已在暗中酝酿。

不少江湖中人参与了其中,他们自以为做的隐秘,实则早已落入朝堂有心人眼中,稀里糊涂,成了别人手里的刀。

市井、江湖、朝堂,从来就不曾分割。

当然,此事与李衍无关。

漕帮很会做事,给他们安排的客栈,干净而僻静。

李衍刚回到院子,就见王道玄行色匆匆走来,手里还握着那徐福遗简,满眼兴奋道:“解开了,徐福留下的那些求仙路密语解开了!”

说着,看向跟在后面的孔尚昭,“此子,果然是天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