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898章 泰峰书记丢了体面,坤豪公司暴力抗法

第898章 泰峰书记丢了体面,坤豪公司暴力抗法(1/2)

目录

初夏的午后,阳光炽热,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东洪县这片土地上。空气仿佛被点燃,热浪裹挟着尘土在街道上翻滚。蝉鸣声此起彼伏。如果到麦收都是这个天气,那么今年的小麦丰收,就必然成为了定局。

东洪县委大院里,白墙红瓦在烈日下泛着刺目的光。临近下午两点半,蝉鸣愈发聒噪,秘书杨伯君步伐匆匆,浅蓝色的衬衫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形成一片深色的印记。他顾不上擦拭,穿过安静的走廊,皮鞋与水泥地板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塔塔声,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会议而紧张。推开“县长办公室”那扇厚重的木门时,门轴发出一声悠长的呻吟。

“县长,快开会了。”杨伯君语气中带着一丝微笑,目光紧紧盯着坐在办公桌后的我。我放下手中还未批阅完的文件,抬眼看向墙上的挂钟,时针正缓缓迈向两点半的刻度。其实我心里早已清楚,这个时间,参会的同志们肯定都已在会议室就座,等待着会议的开始。但内心还是忍不住泛起一丝忐忑,毕竟这次会议的主题太过沉重。

我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正装,开口问道:“大家都到齐了吗?”。

杨伯君连忙回答:“都到齐了,就等您了。”说着,他熟练地一手拿起我放在桌上的笔记本,一手端起我的水杯。俩人转身也就朝着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听到里面传来低沉的交谈声。推开门,一股闷热且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头顶上的大吊扇,不知疲倦的搅动着空气,带来热风阵阵。

各位领导早已正襟危坐在会议桌旁,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负责主持会议的刘进京看到我进来,主动站起身,他的动作带着一丝僵硬,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

我稳步上前,杨伯君将本子和水杯放在桌上,金属水杯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我看向刘进京,微微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接着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同志们都到齐了吗?”。

刘进京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而有力:“同志们都到齐了,看什么时候开始?”我没有过多犹豫,马上说:“开始吧。”

刘进京再次清了清嗓子,眼神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说道:“同志们,今天开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传达市委、市纪委相关精神;二是各位同志做表态发言;三是朝阳同志做重要指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班子、县政府班子成员,县人大、政协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离退休的正县级老同志。”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偶尔有人咽口水的声音。

之前上级在处理违纪干部的时候,都是藏着掖着,从来没有过如此大张旗鼓的开情况通报会并要求参会人员发言,如今的县里,也是小道消息四起,说什么李泰峰在里面遭受了非人待遇,李泰峰供述了县里的大量干部。谎言说多了,也就成真了,这个时候开一个情况通报会,最起码可以稳定军心,以正视听。

接着,刘进京开始宣读那份沉甸甸的文件——《中共东原市委关于对李泰峰作出双规的决定》。“李泰峰同志,现任中共东洪县委书记。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东洪县平水河大桥1号桥、2号桥、3号桥、4号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其中,1号桥、2号桥不具备通行条件,3号桥4号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四座大桥不同程度出现问题,充分暴露出东洪县委、县政府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统筹不力,监管缺失等问题,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李泰峰同志作为县委书记,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经市纪委研究并报市委常委会同意,决定对李泰峰同志进行双规。特此通知。”

刘进京一字一句,清晰而缓慢地读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我环顾会场,看到大家的神情愈发凝重,有的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忧虑;有的低着头,若有所思;还有的轻轻摇头,似乎不敢相信这一切。“双规”这个严肃的词语,在1990年12月9日,随着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而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后来与逐步演变为纪委的办案手段。但在东洪县,真正被双规的干部屈指可数,之前的泰峰书记,处处要维护体面,而造化弄人啊,泰峰书记如今是多么的不体面。

刘进京读完文件后,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在进行表态发言。,他翻开面前整齐摆放的稿子,推了推眼镜,眼神坚定地扫视了一圈会议室,说道:“同志们,平水河大桥是咱们东洪两条环线高标准公路最大的交通控制性工程,承载着全县百万群众的出行希望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可如今出现质量问题后,泰峰同志事先知晓相关情况,却没有及时向县委、市委通报和汇报,这是严重的失职,是对组织和群众的不负责任,他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对于市委、反贪局和监察局的决定,我个人衷心拥护。这充分体现了市委从严治党、管党的态度和决心,也给我们每一位干部敲响了警钟,让我一定认真的吸取教训。我的发言完毕。”

刘超英发言结束后,县政协主席胡延坤接着发言。他缓缓扶了扶有些下滑的老花镜,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说道:“我和超英同志的看法一致。事发后,泰峰同志并非没有采取措施,他积极设置了水泥墩子,试图防止意外发生。没向市委汇报,也许他是不想给上级组织添麻烦,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结果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泰峰同志确实有责任,组织对他实施双规,我个人认为是妥当的。不过,经过调查也不一定能证明泰峰同志个人就存在什么严重问题,我们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过早地下定论。”胡延坤曾与李泰峰共事多年,他是上一届的县委副书记,一直负责组织工作,如今已到退休年龄,说话表态不像其他常委那般严谨,更多了一份对昔日同事的惋惜和客观的思考。

刘进京听了胡延坤的发言,清了清嗓子提醒道:“同志们,我提醒一下,本次会议全程记录,市委要求会后要专门形成专报,要报送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联合调查组。县委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的同志都在做会议记录,大家发言啊一定要严谨,要经得起推敲。刚刚超英同志的发言就很好,逻辑清晰,态度明确。

曹伟兵扭动了一下身体,似乎有些不自在,他揉了揉鼻子,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说道:“刚刚超英县长和胡延坤主席讲得很好,我和他们的看法一致,我个人也拥护市委、市纪委和联合调查组共同做出的决定。”说完,他又继续揉起鼻子,显得很是不屑的样子。

刘进京觉得曹伟兵的表态发言太过简略,不足以体现他对这件事的认识,便说:“伟兵同志啊,我刚才已经说了,这份材料要送到市委,市委主要领导会过目。你这么三言两语就表个态,和别人说的一样,显然认识不够全面,不够什么嘛。我看这样,你还是补充两句,不然啊,不好交差,深入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点了点头,没有表态,只是在做着记录,刘进京不愧是管组织的副书记,又是老资历,对会场节奏和发言质量的把控还是十分到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