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叙旧(2/2)
雷鸣拍了拍他的肩膀,“牟校尉,全靠你了。若真有危险,这令牌能暂时抵挡一阵,为援军争取时间。”说罢,雷鸣转身,大步离去,而牟校尉则站在阵眼旁,眼神坚定地望着他的背影,暗暗发誓定要守护好这至关重要的地方。
离开衙门那天,布云城的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雷鸣眼眶泛红,向众人拱手致谢。他登上马车,回首望着这座生活多年的城市,思绪万千。
一路上,他不断思索着表弟的安排。或许表弟是想让他跳出这一方天地,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又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布局。无论如何,他决定听从表弟的安排,不再纠结于失去的身份。心中暗暗期许,未来能在新的地方,继续为百姓谋福祉,也能解开表弟安排背后的谜团。
雷鸣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街边景象。看到街边有摊贩在叫卖,便不自觉地探出头仔细观察,询问随行之人这生意近来可好、物价如何。随行之人笑着回答,老爷如今已卸任府知,不必再这般操心。雷鸣愣了愣,随即自己也笑了起来,轻轻摇头,自言自语道:“是啊,以为自己还是府知啊。”
可这习惯哪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路过一处农田,他又忍不住让车夫停下,下车走到田边。看着田里的庄稼,伸手摸了摸那饱满的谷穗,向一旁劳作的老农问起今年收成、灌溉可还便利。老农起初没认出他,耐心地一一作答。待得知眼前这位是曾经的府知大人时,满是感激,直说他在任时做了不少实事,让百姓受益。
雷鸣听着老农的话,心里满是欣慰。回到马车上,他靠在座椅上,眼神有些放空。尽管已不是府知,但那份对民生的关怀早已深入骨髓。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这习惯或许还会时不时冒出来,但他并不打算刻意去改,因为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是他最宝贵的东西。
雷鸣一行人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半路上,他们意外地遇到了百灵。当年那匆匆的一面之缘,让此刻的相遇既熟悉又陌生。彼此只是简单地打了招呼,便各自赶路。
当他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山谷时,决定在此休息片刻。山谷中溪流潺潺,野花绽放,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众人或坐或躺,放松着疲惫的身躯。
就在这时,百灵也带着她的同伴来到了这个山谷。双方的目光交汇,都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碰到彼此,而且还都选择了这个山谷休息。
大家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但都没有提及自己此行的目的地。气氛融洽而有分寸。
其实百灵是在云游的时候,无意中从一个术法师口中得知,洛神谷的宗主在金州新建了一个修炼法场。百灵立马来了兴趣,她多年未见皇浦云了,不知道他已经到了哪个境界了,还有新的地方究竟怎么样?
所以她立马带着这些年陆陆续续收的几个弟子就赶往金州,谁料在这里遇上了雷鸣府知,但她没有把自己要去哪里告诉雷鸣。
雷鸣也只是和他她浅谈,礼节性的问候。同样没有告诉百灵自己将要去哪里。
短暂的休整之后,他们就分开走了。雷鸣一行人继续走官道,而百灵和自己的弟子们走小路抄捷径,虽然他们各自的路径不一样,但最后到达的目的地是一样的。
雷鸣踏入辽州州府,朱胜达已在厅中相迎。二人先是激动地行礼,眼中满是久别重逢的欣喜。朱胜达爽朗大笑,拍着雷鸣的肩膀道:“雷府知,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雷鸣也笑着回应:“朱叔,你别这么叫我。你这辽州在你治理下,是蒸蒸日上。”
落座后,茶香袅袅,二人开始畅谈治理之道。朱胜达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在辽州推行的水利新政,“我命人修缮旧渠,开凿新渠,如今农田灌溉便利,百姓收成也好了许多。”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渠道走向。
雷鸣听得认真,不时点头,随后也讲述起自己在辖地鼓励商业的举措,“我之前放宽了商税,还建了集市,吸引了不少商贩,市面热闹得很。”他脸上带着自豪。
两人越聊越开心,时而为对方的妙计叫好,时而又皱眉思索问题的解决之法。朱胜达皱着眉头说:“这治理地方,难免遇到些困难,着实头疼。”雷鸣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可以一般都是以仁为治理方针,先以律法震慑,再用安抚之策。”朱胜达表示很不错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两人仍有说不完的话,但也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朱胜达起身相送,拍着雷鸣的手说:“大侄子,以后常来,咱们多交流交流。”
“朱叔,以后我可能就不会从政了,表弟让我专心于术法。我现在已经从府知上面卸任了。”
朱胜达面带微笑,走上前去拍了拍雷鸣的肩膀,真诚地恭喜道:“雷鸣,真是恭喜你了。”雷鸣回以感激的笑容,谦虚道:“同喜同喜。”一旁的朱胜达微微点头,视线望向远方,似是想起了什么,轻声说道:“你看大将军,如今他心思大多都放在宗门之事上。”
雷鸣在辽州的这两天,一边养精蓄锐,一边四处打听去金州的路况和消息。他听闻前往金州的道路上各路术法势力,时有战乱,心中不免担忧,但他想早点到,两天后还是毅然踏上了前往金州的道路。